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及非言语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狭窄为主要核心症状的心理发育障碍,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目前被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近年文献报道,自闭症患病率为0.3%~1.0%,国内报道为6.2‰,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许多自闭症患者,尤其是低功能自闭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发育至成人仍非常差,这不仅影响其本人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医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我国中医古代文献对自闭症的描述散见于“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胎弱”、“视无情”、“目无情”等范畴”。从病因病机来看,主要包括有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心窍不通、神失所养、肝失条达、升发不利、阴阳失调等,其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其中,“肝失条达,升发不利”可能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异常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的作用;且儿童生理特点应为肝常有余。然而自闭症患者肝气郁而不发,气机郁滞,可表现为郁郁寡欢;郁而化火,可表现为癫狂暴躁。因此使肝气条达,少阳升发应为自闭症的中医治疗重要理法之一。
现代医学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自闭症为现代医学病名,现代医学对自闭症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导致,主要包括有遗传因素、神经结构功能异常、神经心理学异常、孕产期因素、感染及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近年对基因与自闭症的研究,已经证实基因的异常往往造成神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左侧额叶、海马及双侧颞叶存在局部血流灌注降低和细胞功能障碍; 额叶皮质主要与自闭症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有关,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执行认知任务时,其额叶皮层的激活率低;杏仁核损伤会使自闭症患者难以对环境性刺激做出适当反应,海马损伤会使延迟动作模仿出现困难,内侧颞叶功能障碍对认知、记忆和情感交流异常有关,因而与社交技能的发展异常有密切关系;颞平面的结构异常与交往障碍有关。因此,自闭症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主要集中在额区、颞区,及深部颞区的海马、杏仁核等部分,其中颞区及深部颞区可能与自闭症患者的社交及行为异常关系更为密切。
头部针刺治疗的应用原理
从循证医学角度也更有力地说明了针灸治疗自闭症是行之有效的;许多针刺后脑血流灌注、脑功能代谢及电生理研究阐释了针刺治疗自闭症的可能机理。头部针灸中常用的区域位于颞部, 颞区及深部颞区的海马回、杏仁核与自闭症患者社交及行为关系更为密切,且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颞区脑血流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障碍,因此加强对颞区的针灸刺激可改善颞区脑血流灌注并激活相关区域的细胞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社交及行为异常。因此, 针灸治疗后,患者对家长的呼唤开始出现反应,与家长的目光对视增多。颞区为手足少阳,尤其是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主要循行部位,加强对颞区少阳经的针刺有升发少阳经气、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效,故可改善肝气郁结所致情志不舒、闷闷不乐;火郁发之,故可改善肝郁化火之癫狂暴躁、易怒易哭。故头部针灸在改善自闭症患者社交能力及异常行为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应用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研究较多,南宁春暖康复医院针灸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秉承前辈的靳三针、黄帝内针、俞募穴速刺等疗法,融入了新的八卦针法,为患儿和家长提供了科学、优质、高效、安全的康复服务,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